出處:KingNet>吳孟樵影評專欄

「身為穆斯林(可汗),本身不是錯。」這是此部電影的主旨,以美國911事件後,種族、膚色、宗教如何產生對立、謬誤的無奈,藉此,宣揚和平精神。號稱是最賣座的海外寶萊塢電影。

患有亞斯柏格(自閉)症的男主角可汗(Khan),如湯姆漢克多年前的電影《阿甘正傳》一般,具有努力不懈的『阿甘』精神:誠懇善良孝順、也獲得美人心。他以「音」辨人,努力追來的終生伴侶,先是讓他記得了她的聲音,聲音,流露出真善美。他從不說謊,心思純善,所以,能分辨何為謊言。如同他自小習慣拿顆石子在手心轉呀轉、或是抓扯髮絲,他內在的世界,能夠幫助他思考。講話不流暢;筆下能記錄豐沛的情感。

可汗的生命歷程裡,有三位女性是影響的關鍵:

媽媽從不放棄他,帶他尋找名師單獨教導,常講故事給他聽,藉著宗教的分歧,解釋:「世界有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壞事的壞人。」這論點雖顯得二分法,世界上,不少得權力者,行壞事好事有其轉換的法則階段。但,可汗媽媽的用心,建立可汗真純的信仰:「仁愛,不是以膚色,而是以行為判斷。」

弟弟的太太在大學教授心理學,首先發現他患自閉症。對他的耐心,超越可汗的親弟弟。

太太,與他共建家庭,繼子與可汗是相處愉快的朋友。他為太太所做的一切,多浪漫!他創造時間裡的景象,讓她看到美國洛杉磯城市在凌晨間,雲霧退去後的大樓,極美!也喻示不凡的美,建立於『心』。婚後,他從書本《傻子的性愛》裡學習,也達成已去世的媽媽對他期望的:過著幸福的日子。

幸福的日子,因為911,膚色是分界;即使是同為印度人,宗教不同而產生對立;繼子因種族仇恨遭遇同校學生暴力,死於社區的足球場內。場上的白色分界線,在鏡頭下呈現:楚河漢界。

為了證明『愛』,可汗在群眾歡聚觀看美國黑人總統現身的大廣場裡,高聲大喊:「我的名字是可汗,我不是恐怖分子。」安全人員只聽到「恐怖分子」而將他逮捕,顯示人們的愚昧及強烈的恐懼意識。

印度寶萊塢電影不只是印度人重要的生活娛樂;純熟的製片,也吸引印度以外的觀影旋風,如:以教育制度為主題,娛樂效果十足的《三個傻瓜》。都是具有編織長度影片的功力、保留歌舞傳統、講究畫面、再加上連結國際的題材,自然引人討論。感人的情感來自於片中可汗所說的:

「家庭不是依血緣關係,而是愛。」

 

本篇文章也同時刊登在幼獅文藝雜誌 2011年2月號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ag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